图片
1
仰韶文化是从7000年前持续到5000年前,新石器时期地域性的史前文化。文化区域覆盖了整个黄河中游地区的中国北方地区,西抵甘肃东达河南。该文化是对中华文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核心文化之一。
该文化有关的族群,善于制造彩陶。又因为最早发现于河南仰韶村,因此被命名为仰韶文化。
和仰韶文化有关的父系血统,目前已经确定了4个类型。分别是O1b—MF60838、O2—F2887、O2—F8、C—F845。
这五个父系血统的后代族群,合计占到现今中国男性人口的大约20.66%。
只要你的父系血统,属于以上提到的五个类型。理论上来说就代表你是“仰韶文化先民的后代”。
2
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,五大超级祖先之首的O2—F8族群。是现今中国人最重要、最核心的父系血统之一。最晚近始祖生活在大约7800年前,后代占据现今中国男性的大约15.67%,即1.1亿人。如果叠加上现今中国女性的父系也属于该族群的人口,大致可以翻倍来估算,得到的结果是14亿中国人中大约有2.2亿人口,是这位古人的直系后代。
中国法定民族有56个,五分之四的民族中都有他的后代分布。
在目前已经通过基因测序的古人中,也发现了大量他后代的身影。例如和仰韶文化有关的河南汪沟,陕西杨官寨。和齐家文化有关的青海喇家,以及甘肃黑水国,西藏玛不错等遗址。除了中国之外,在泰国,尼泊尔,蒙古等国的一些遗址中也有出现。
这代表发展于仰韶文化区域的O2—F8族群,在迅速繁衍出来大量人口之后,开启了十分广泛的迁徙扩散,最终遍布整个中国。
O2—F8不仅是仰韶文化的核心组成族群,也是仰韶文化衰落之后,新石器晚期和铜石并用时期,许多区域性文化的重要开拓者和创造者。
中国人喜欢祖溯炎黄,非要找一个“黄帝”的话,以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贡献,O2—F8族群的始祖,倒是一个很称职的对应人物。
但只能把O2—F8族群的始祖认定为“精神黄帝”,如果非要将其和黄帝之间划上等号,还需要更多可靠证据来验证。
图片
3
C—F845族群,尽管实力远不如O2—F8族群。但同样是中国新石器时代,极其重要的一个父系血统类型。
该族群最晚近始祖生活在大约8000年前,后代占据现今中国男性的大约2.31%。
该族群早期活跃在中国北方地区,是仰韶文化的重要参与群体。在5000多年前,该族群的大量后代分支迁到了中国西南地区。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中拥有较为显著的人口占比。并且诞生了多个统治时期,长达数百年的土司王国。例如靖州杨氏家族,西南向氏家族,西南田氏家族等。
在仰韶文化有关的河南汪沟,龙山文化有关的河南郝家台、以及蒙古庙子沟、河南鹿寺、内蒙古马架子等遗址中,都发现了该族群古人的身影。
从C—F845和O2—F8族群的分布和迁徙路径来推测,他们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“伴生关系”。但前者在迁徙扩散的后劲上,显然不如后者那样保持了长久的旺盛。
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牛河梁遗址,出土的墓葬中存在一个地位很高,手握双龟的古人,被大家称为“双龟老人”。很多人认为他就是传说中的黄帝。而且还有不少人宣传双龟老人的父系血统就是O2—F8类型。
事实上根据笔者获悉的可靠消息,双龟老人的测序结果实际上属于父系血统C类型。笔者揣测从C—F845族群中期的发展和分布来看,C—F845是双龟老人父系血统类型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,至少是竞争力比较强劲的一支。
但双龟老人的父系血统,到底属于C类型下面的哪一支,还有待相关论文发布后做出最后的答案揭晓。这里不妨做一个瞻望。
4
N—M1819族群,和C—F845族群有一定相似性。早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,后期有大量支系往西北和西南迁徙,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父系血统之一。
该族群的最晚近始祖生活在大约7100年前,后代占据了现今中国男性人口的大约2.38%。
N—M1819族群有关的古人DNA数据,主要见于龙山文化有关的河南平梁台遗址。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之间存在承续关系,因此该族群通常被认为也和仰韶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。
除了龙山文化有关的遗址外,在青海宗日文化遗址,西藏皮央吉翁遗址的古人中十分常见。
该族群没有太特别的地方。尽管在山西长子县古墓中也发现了,父系血统属于该族群的古人。但墓主身份较低,和西周皇室完全不存在任何血统关系。西周皇室也不是N—M1819族群的后代。
O1b—MF60838族群,是已知和仰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,发展最弱的一支。相关古人DNA也仅见于和仰韶文化有关的河南汪沟遗址。最晚近始祖生活在大约6900年前,后代占据现今中国男性的大约0.3%,即210万人。
该族群的发展十分缓慢,但其迁徙扩散却较为广泛,最远抵达了越南地区。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没什么看点的父系族群。尽管其和仰韶文化有关,但该族群的祖先在汪沟遗址族群中,应当属于偏中下阶层的人物。
5
大致介绍了这几个族群的情况后,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归纳。四个父系族群累计占到现今中国男性人口的大约20.66%,即1.45亿左右。算上女性后代翻倍估算大约为2.9亿。其中绝大多数人口来自O2—F8族群的贡献。O2—MF60838族群有幸充当了打酱油的角色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